前端监控系统总结篇
一、性能优化方法论
首屏时间可以拆分为白屏时间、数据接口响应时间、图片加载资源等
二、指标采集:首屏时间指标采集具体办法
手动采集办法及优缺点:
- 所谓手动采集,一般是通过埋点的方式进行, 比如在页面开始位置打上
FMP.Start()
,在首屏结束位置打上FMP.End()
,利用FMP.End()-FMP.Start()
获取到首屏时间。 - 手动采集的统计结果并不精确,因为依赖于人,每个人对首屏的理解有偏差,经常打错或者忘记打点。
自动化采集优势及办法
所谓自动化采集,即引入一段通用的代码来做首屏时间自动化采集,引入过程中,除了必要的配置不需要做其他事情。
自动化采集的好处是独立性更强,接入过程更自动化。具体的自动化采集代码,可以由一个公共团队来开发,试点后,推广到各个业务团队。而且统计结果更标准化,同一段统计代码,标准更统一,业务侧同学也更认可这个统计结果。
当然,它也有缺点,最明显的是,有些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毕竟在工作中,总会有一些特殊业务场景。所以,采用自动化采集方案必须做一些取舍。
单页面(SPA)应用业务下的采集办法
SPA 页面因为无法基于 DOMContentLoaded
做首屏指标采集,可以使用 MutationObserver
采集首屏时间。
MutationObserver
接口提供了监视对 DOM 树所做更改的能力。它被设计为旧的 Mutation Events
功能的替代品,该功能是 DOM3 Events 规范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 使用 MutationObserver 能监控页面信息的变化
,当页面 body
变化最剧烈的时候,我们拿到的时间数据,就是 首屏时间
。
首先,在用户进入页面时,我们可以使用 MutationObserver
监控 DOM
元素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当 DOM 元素发生变化时,程序会标记变化的元素,记录时间点和分数,存储到数组中。数据的格式类似于 [200ms,18.5]
。
为了提升计算的效率,我们认为首屏指标采集到某些条件时,首屏渲染已经结束,我们需要考虑首屏采集终止的条件,即计算时间超过 30 秒还没有结束;计算了 4 轮且 1 秒内分数不再变化;计算了 9 次且分数不再变化。
接下来,设定元素权重计算分数。
递归遍历 DOM 元素及其子元素,根据子元素所在层数设定元素权重,比如第一层元素权重是 1,当它被渲染时得 1 分,每增加一层权重增加 0.5,比如第五层元素权重是 3.5,渲染时给出对应分数。
为什么需要权重呢?
因为页面中每个 DOM 元素对于首屏的意义是不同的,越往内层越接近真实的首屏内容,如图片和文字,越往外层越接近 body 等框架层。
最后,根据前面的得分,计算元素的分数变化率,获取变化率最大点对应的分数。然后找到该分数对应的时间,即为首屏时间。
分数部分核心计算逻辑是递归遍历元素,将一些无用的标签排除,如果元素超过可视范围返回 0 分,每一层增加 0.5 的权重,具体请看下面代码示例。
function CScor(el, tiers, parentScore) {
let score = 0;
const tagName = el.tagName;
if ("SCRIPT" !== tagName && "STYLE" !== tagName && "META" !== tagName && "HEAD" !== tagName) {
const childrenLen = el.children ? el.children.length : 0;
if (childrenLen > 0) for (let childs = el.children, len = childrenLen - 1; len >= 0; len--) {
score += calculateScore(childs[len], tiers + 1, score > 0);
}
if (score <= 0 && !parentScore) {
if (!(el.getBoundingClientRect && el.getBoundingClientRect().top < WH)) return 0;
}
score += 1 + .5 * tiers;
}
return score;
}
变化率部分核心计算逻辑是获取 DOM 变化最大时对应的时间,代码如下所示
calFinallScore() {
try {
if (this.sendMark) return;
const time = Date.now() - performance.timing.fetchStart;
var isCheckFmp = time > 30000 || SCORE_ITEMS && SCORE_ITEMS.length > 4 && time - (SCORE_ITEMS && SCORE_ITEMS.length && SCORE_ITEMS[SCORE_ITEMS.length - 1].t || 0) > 2 * CHECK_INTERVAL || (SCORE_ITEMS.length > 10 && window.performance.timing.loadEventEnd !== 0 && SCORE_ITEMS[SCORE_ITEMS.length - 1].score === SCORE_ITEMS[SCORE_ITEMS.length - 9].score);
if (this.observer && isCheckFmp) {
this.observer.disconnect();
window.SCORE_ITEMS_CHART = JSON.parse(JSON.stringify(SCORE_ITEMS));
let fmps = getFmp(SCORE_ITEMS);
let record = null
for (let o = 1; o < fmps.length; o++) {
if (fmps[o].t >= fmps[o - 1].t) {
let l = fmps[o].score - fmps[o - 1].score;
(!record || record.rate <= l) && (record = {
t: fmps[o].t,
rate: l
});
}
}
//
this.fmp = record && record.t || 30001;
try {
this.checkImgs(document.body)
let max = Math.max(...this.imgs.map(element => {
if(/^(\/\/)/.test(element)) element = 'https:' + element;
try {
return performance.getEntriesByName(element)[0].responseEnd || 0
} catch (error) {
return 0
}
}))
record && record.t > 0 && record.t < 36e5 ? this.setPerformance({
fmpImg: parseInt(Math.max(record.t , max))
}) : this.setPerformance({});
} catch (error) {
this.setPerformance({});
// console.error(error)
}
} else {
setTimeout(() => {
this.calFinallScore();
}, CHECK_INTERVAL);
}
} catch (error) {
}
}
这个就是首屏计算的部分流程。
看完前面的流程,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页面里包含图片,使用上面的首屏指标采集方案,结果准确吗
?
结论是:不准确。上述计算逻辑主要是针对 DOM 元素来做的,图片加载过程是异步,图片容器(图片的 DOM 元素)和内容的加载是分开的,当容器加载出来时,内容还没出来,一定要确保内容加载出来,才算首屏。
这就需要增加一些策略了,以下是包含图片页面的首屏计算 demo。
<!doctype html><body><img id="imgTest" src="https://www.baidu.com/img/bd_logo1.png?where=super">
<img id="imgTest" src="https://www.baidu.com/img/bd_logo1.png?where=super">
<style type=text/css>
background-image:url('https://www.baidu.com/img/dong_8f1d47bcb77d74a1e029d8cbb3b33854.gif);
</style>
</body>
<html>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 {
const imgs = []
const getImageDomSrc = {
_getImgSrcFromBgImg: function (bgImg) {
var imgSrc;
var matches = bgImg.match(/url\(.*?\)/g);
if (matches && matches.length) {
var urlStr = matches[matches.length - 1];
var innerUrl = urlStr.replace(/^url\([\'\"]?/, '').replace(/[\'\"]?\)$/, '');
if (((/^http/.test(innerUrl) || /^\/\//.test(innerUrl)))) {
imgSrc = innerUrl;
}
}
return imgSrc;
},
getImgSrcFromDom: function (dom, imgFilter) {
if (!(dom.getBoundingClientRect && dom.getBoundingClientRect().top < window.innerHeight))
return false;
imgFilter = [/(\.)(png|jpg|jpeg|gif|webp|ico|bmp|tiff|svg)/i]
var src;
if (dom.nodeName.toUpperCase() == 'IMG') {
src = dom.getAttribute('src');
} else {
var computedStyle = window.getComputedStyle(dom);
var bgImg = computedStyle.getPropertyValue('background-image') || computedStyle.getPropertyValue('background');
var tempSrc = this._getImgSrcFromBgImg(bgImg, imgFilter);
if (tempSrc && this._isImg(tempSrc, imgFilter)) {
src = tempSrc;
}
}
return src;
},
_isImg: function (src, imgFilter) {
for (var i = 0, len = imgFilter.length; i < len; i++) {
if (imgFilter[i].test(src))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traverse(e) {
var _this = this
, tName = e.tagName;
if ("SCRIPT" !== tName && "STYLE" !== tName && "META" !== tName && "HEAD" !== tName) {
var el = this.getImgSrcFromDom(e)
if (el && !imgs.includes(el))
imgs.push(el)
var len = e.children ? e.children.length : 0;
if (len > 0)
for (var child = e.children, _len = len - 1; _len >= 0; _len--)
_this.traverse(child[_len]);
}
}
}
getImageDomSrc.traverse(document.body);
console.log(imgs,'-imgs--')
window.onload=function(){
var max = Math.max(...imgs.map(element => {
if (/^(\/\/)/.test(element))
element = 'https:' + element;
try {
return performance.getEntriesByName(element)[0].responseEnd || 0
} catch (error) {
return 0
}
}
))
console.log(max);
}
}
)()
</script>
它的计算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获取页面所有的图片路径。在这里,图片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带 IMG 标签的,一种是带 DIV 标签的。前者可以直接通过 src 值得到图片路径,后者可以使用 window.getComputedStyle(dom)
方式获取它的样式集合。
接下来,通过正则获取图片的路径即可。
然后通过 performance.getEntriesByName(element)[0].responseEnd
的方式获取到对应图片路径的下载时间,最后与使用 MutationObserver
获得的 DOM 首屏时间相比较,哪个更长,哪个就是最终的首屏时间。
以上就是首屏采集的完整流程
注意:计算首屏时间用到的 getBoundingClientRect
和 getComputedStyle
会引起强制回流
三、指标采集:白屏、卡顿、网络环境指标采集方法
白屏指标采集
白屏时间是指从输入内容回车(包括刷新、跳转等方式)后,到页面开始出现第一个字符的时间。白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用户对 App 或站点的第一印象
白屏指标怎么采集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浏览器的页面加载过程:
客户端发起请求 -> 下载 HTML 及 JS/CSS 资源 -> 解析 JS 执行 -> JS 请求数据 -> 客户端解析 DOM 并渲染 -> 下载渲染图片-> 完成渲整体染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端解析 DOM 并渲染之前的时间,都算白屏时间。所以,白屏时间的采集思路如下: 白屏时间 = 页面开始展示时间点 - 开始请求时间点
。如果你是借助浏览器的 Performance API
工具来采集,那么可以使用公式: 白屏时间 FP
= domLoading - navigationStart
。
这是浏览器页面加载过程,如果放在 App 场景下,就不太一样了,App 下的页面加载过程:
初始化 WebView -> 客户端发起请求 -> 下载 HTML 及 JS/CSS 资源 -> 解析 JS 执行 -> JS 请求数据 -> 服务端处理并返回数据 -> 客户端解析 DOM 并渲染 -> 下载渲染图片 -> 完成整体渲染。
App 下的白屏时间,多了启动浏览器内核,也就是 Webview 初始化的时间
。这个时间必须通过手动采集的方式来获得,而且因为线上线下时间差别不大,线下采集即可。具体来说,在 App 测试版本中,程序在 App 创建 WebView 时打一个点,然后在开始建立网络连接打一个点,这两个点的时间差就是 Webview 初始化的时间。
卡顿指标采集
所谓卡顿,简单来说就是页面出现卡住了的不流畅的情况。 提到它的指标,你是不是会一下就想到 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显示帧数)?FPS 多少算卡顿?网上有很多资料,大多提到 FPS 在 60 以上,页面流畅,不卡顿。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我们看电影或者动画时,素虽然 FPS 是 30 (低于 60),但我们觉得很流畅,并不卡顿。
FPS 低于 60 并不意味着卡顿,那 FPS 高于 60 是否意味着一定不卡顿呢?比如前 60 帧渲染很快(10ms 渲染 1 帧),后面的 3 帧渲染很慢( 20ms 渲染 1 帧),这样平均起来 FPS 为 95,高于 60 的标准。这种情况会不会卡顿呢?实际效果是卡顿的。因为卡顿与否的关键点在于单帧渲染耗时是否过长。
但难点在于,在浏览器上,我们没办法拿到单帧渲染耗时的接口,所以这时候,只能拿 FPS 来计算,只要 FPS 保持稳定,且值比较低,就没问题。 它的标准是多少呢?连续 3 帧不低于 20 FPS,且保持恒定
。
以 H5 为例, H5 场景下获取 FPS 方案如下
:
var fps_compatibility= function () {
return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 ||
function (callback) {
window.setTimeout(callback, 1000 / 60);
}
);
}();
var fps_config={
lastTime:performance.now(),
lastFameTime : performance.now(),
frame:0
}
var fps_loop = function() {
var _first = performance.now(),_diff = (_first - fps_config.lastFameTime);
fps_config.lastFameTime = _first;
var fps = Math.round(1000/_diff);
fps_config.frame++;
if (_first > 1000 + fps_config.lastTime) {
var fps = Math.round( ( fps_config.frame * 1000 ) / ( _first - fps_config.lastTime ) );
console.log(`time: ${new Date()} fps is:`, fps);
fps_config.frame = 0;
fps_config.lastTime = _first ;
};
fps_compatibility(fps_loop);
}
fps_loop();
function isBlocking(fpsList, below=20, last=3) {
var count = 0
for(var i = 0; i < fpsList.length; i++) {
if (fpsList[i] && fpsList[i] < below) {
count++;
} else {
count = 0
}
if (count >= last)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利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在一秒内执行 60
次(在不卡顿的情况下)这一点,假设页面加载用时 X ms
,这期间 requestAnimationFrame
执行了 N
次,则帧率为 1000* N/X
,也就是 FPS
由于用户客户端差异很大,我们要考虑兼容性,在这里我们定义 fps_compatibility
表示兼容性方面的处理,在浏览器不支持 requestAnimationFrame
时,利用 setTimeout
来模拟实现,在 fps_loop
里面完成 FPS 的计算,最终通过遍历 fpsList
来判断是否连续三次 fps 小于 20。
如果连续判断 3 次 FPS 都小于 20,就认为是卡顿。
四、工具实践:性能 SDK 及上报策略设计
由于性能 SDK 最终是给各个业务使用的,所以它的设计要满足在接入性能监控平台时,简单易用和运行平稳高效,这两个要求。
SDK 接入设计
要保证 SDK
接入简单,容易使用, 首先要把之前首屏、白屏和卡顿采集的脚本封装在一起,并让脚本自动初始化和运行
。
- 具体来说,首屏采集的
分数计算部分 API(calculateScore)
、变化率计算的 API(calFinallScore)
和首屏图片时间计算 API(fmpImg)
可以一起封装成 FMP API。其中首屏图片计算 API 因为比较独立,可以专门抽离成一个 util,供其他地方调用。白屏和卡顿采集也类似,可以封装成FP API
和BLOCK API
。 - 还有一个
ExtensionAPI
接口,用来封装一些后续需要使用的数据,比如加载瀑布流相关的数据(将首屏时间细分为 DNS、TCP 连接等时间),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浏览器提供的performance
接口获得。
为了进行首屏、白屏、卡顿的指标采集,我们可以封装 Perf API
,调用 FMP、FP、BLOCK、ExtensionAPI
四个 API 来完成。因为是调用 window.performance
接口,所以先做环境兼容性的判断,即看看浏览器是否支持 window.performance
最终我们接入时只要安装一个 npm
包,然后初始化即可,具体代码如下:
npm install @common/Perf -S;
import { perfInit } from '@common';
perfInit ();
或者以外链的形式接入: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https://s1.static.com/common/perf/static/js/1.0.0/perf.min.js</script>
try {
perfInit ();
} catch (err) {
console.warn(err);
}
除了性能 SDK 自身的方案设计之外,提供帮助文档(如示例代码、 QA 列表等),也可以提高性能 SDK 的易用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性能 SDK 网站,进入站点后,前端工程师可以看到使用文档,包括各种平台下如何接入,接入的示例代码是怎样的,接入性能 SDK 后去哪个 URL 看数据,遇到异常问题时怎么调试,等等。
SDK 运行设计
SDK 如果想运行高效,必须有好的兼容性策略、容错机制和测试方案。
所谓兼容性策略,就是性能 SDK 可以在各个业务下都可以稳定运行。
我们知道,前端性能优化会面临的业务场景大致有:
- 各类页面,如平台型页面、3C 类页面、中后台页面;
- 一些可视化搭建的平台,如用于搭建天猫双十一会场页这种用于交易运行页面的魔方系统;
- 各个终端,如 PC 端,移动端,小程序端等。
这就要求性能 SDK 要能适应这些业务,及时采集性能指标并进行上报。那具体怎么做呢?
一般不同页面和终端,它们的技术栈也会不同,如 PC 端页面使用 React,移动端页面使用 VUE 。这个时候, 我们可以尽可能用原生 JavaScript 去做性能指标的采集,从而实现跨不同技术栈的采集
。
不同终端方面,我设计了一个适配层来抹平采集方面的差异。 具体来说,小程序端可以用有自己的采集 API,如 minaFMP
, 其他端可以直接用 FMP
,这样在性能 SDK 初始化时, 根据当前终端类型的不同,去调用各自的性能指标采集 API
。
容错方面怎么做呢?
如果是性能 SDK 自身的报错,可以通过 try catch
的方式捕获到,然后上报异常监控平台。注意,不要因为 SDK 的报错而影响引入性能 SDK 页面的正常运行。
日志数据过滤
我的建议是,在采集性能指标之后,最好先对异常数据进行过滤。
异常数据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计算错误导致的异常数据,比如负值或者非数值数据,第二类是合法异常值、极大值、极小值,属于网络断掉或者超时形成的数值,比如 15s 以上的首屏时间。
负值的性能指标数据影响很大,它会严重拖低首屏时间,也会把计算逻辑导致负值的问题给掩盖掉。
数据抽样策略
性能 SDK 上报数据是全量还是抽象,需要根据本身 App 或者网站的日活来确定,如果日活 10 万以下,那抽样就没必要了。如果是一款日活千万的 App,那就需要进行数据抽样了,因为如果上报全量日志的话,会耗费大量用户的流量和请求带宽。
上报机制选择
一般,为了节省流量,性能 SDK 也会根据网络能力,选择合适的上报机制。在强网环境(如 4G/WIFI
),直接进行上报;在弱网( 2G/3G
)下,将日志存储到本地,延时到强网下再上报。
除了网络能力,我们还可以让 SDK 根据 App 忙碌状态,选择合适的上报策略。如果 App 处于空闲状态,直接上报;如果处于忙碌状态,等到闲时(比如凌晨 2-3 点)再进行上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策略,如批量数据上报,默认消息数量达到 30 条才上报,或者只在 App 启动时上报等策略,等等。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采集到数据后,先对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发现数据异常则直接上报到数据异常平台(通过邮件或者钉钉通知的方式发送给开发者),反之如果数据是正常范围内的,则结合采样率来看是否需要上报。
五、平台实践:如何从 0 到 1 搭建前端性能平台
前端性能平台是一个 Web 系统,主要包括后台的性能数据处理和前台的可视化展示两部分
其中,数据处理后台主要是对 SDK 上报后的性能指标进行处理和运算,具体包括数据入库、数据清洗、数据计算,做完这些后,前台会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现,我们借助它就可以实时监督前端的性能情况。下图是性能平台大盘页的效果,主要对当前用户关注的性能模块进行展示,内容包括首屏时间、秒开率和采样 PV。
那么,我们该如何搭建这样一个性能平台呢?
这是具体的技术架构图,从底层到前台大致情况如下:
- 数据接入层,主要是接收
SDK
上报的性能数据,做数据处理后入库,包含的技术有Node.js、Node-sechdule、Node-mailer
; - 数据计算层,会对性能数据做计算处理,需要的技术有
Kafka、Spark、Hive、HDFS
- 存储层,包括
MySQL + MongoDB
,性能平台需要的数据会来这里 - 平台层,也就是展示给用户的部分,需要的技术有
React、Ant design、Antv、Less
性能数据处理后台
想要搭建性能平台,我们先来看它的性能处理后台情况。一般性能 SDK 上报数据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
- 客户端借助
SDK
上报性能数据指标,数据接入层(图中绿色部分)接收相应数据,并做协议转换等简单处理后,作为生产者向 Kafka 写入数据; - 数据计算层(图中橙色部分)作为消费者,从 Kafka 读数据存入 Hive(Hadoop 平台的存储表),Hadoop 平台借助 Spark 做数据分析计算;
- 借助 Hive 提供的接口,数据计算层使用 SQL 语句从 Hive 拉取计算后的数据到数据库平台(MongoDB),平台层取出数据,准备数据可视化展现的数据。
上述数据流程,对应的性能数据后台的搭建过程如下:
- 第一步是入库,客户端借助 SDK 上报性能数据指标后,需要后端服务层的处理,这里我们选取的是 NodeJS 做后端,利用 Controller 层对数据做处理。
为了避免数据库出现“脏数据”(如空数据、异常数据),影响后续数据处理,我们将 SDK 上报的数据通过 URL 解析成 key-value 格式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空数据删除,异常数据舍弃等操作。然后我们让数据写进消息队列 Kafka。
为什么不是直接存入 Hive 呢?
因为客户端上报的性能数据量和用户规模有关。如果直接入库到 Hive,遇到高并发的时候,会因为服务器扛不住而导致数据丢失。与此同时,因为数据下游(数据的使用方,如数据清洗计算平台,性能预警模块)会有多个数据接收端,直接入库的话也会造成数据重复。
所以最好我们选择 Kafka,先让数据写进消息队列。Kafka 能通过缓存,慢慢接收这些数据,降低流量洪峰压力。同时,消息队列还有接收数据后将其删除的特点,可以避免数据重复的问题。
- 第二步,
对 Kafka 中的数据,做数据清洗和数据计算
数据清洗,是指针对性能上报单条数据进行核对校验的过程。所清洗的数据包括:
- 对重复数据的处理,即同一个用户网络出错时,多次重试导致上传了好几条首屏时间相关的数据;
- 对缺失数据的处理,虽然上报了首屏时间,但白屏时间或者卡顿时间计算时没能给出;
- 对错误数据的处理,即数据超出正常范围,出现负值或者超出极大值的情况。
这几种类型数据问题如果不处理,最终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那么该怎么处理呢?
- 遇到重复数据,直接去重删除即可。
- 遇到缺失数据,我们在 Spark 平台上,先根据上报的 Performance 数据进行计算补全,如果无法补全的,就直接舍弃掉,不然会出现后续无法入库的情况。
- 遇到超出正常范围的数据,如负值或者超过 10 秒以上的数据,把它当作无效数据,直接舍弃掉。
做完数据清洗之后,我们还需要 使用 Spark 做数据计算,为可视化展现准备数据
。具体需要做以下数据计算:
- 首屏时间分布的计算,
1s ~ 2s
占比多少,2s ~ 4s
占比多少; - 秒开率的计算,首屏时间小于等于 1 秒的数据占比;
- 页面瀑布流时间的计算。
其中,页面瀑布流时间是对首屏时间的细分, 包括 DNS 查询、TCP 链接、请求耗时、内容传输、资源解析、DOM 解析和资源加载的时间
。这些细分时间点,是我们根据 SDK 上报的 Performance 接口数据指标计算出来的,前端工程师根据页面瀑布流时间,可以快速定位性能瓶颈点出现在哪个环节。
- 第三步,准备性能前台所需的可视化数据
为了完成前台展现,性能平台需要登录功能,还需要做一些用户关注的模块信息,比如前端开发者添加关注的业务模块。我们可以用关系数据库去存储这些数据,具体可以选择 MySQL 完成账号权限系统和关注业务模块对应的数据表。
而性能数据,因为都是单条性能信息,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可以用 MongoDB 做存储。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 NodeJS 提供的定时脚本(Node-sechdule)从 Spark 取到数据导入到 MongoDB 中。
前端数据可视化展示前台
前端数据可视化展现前台,整体上只有两个页面,大盘页和详情页。
大盘页包括一个个业务的性能简图。每一个性能简图包括首屏时间、秒开率、采样 PV 数据。点击性能简图上的“进入详情”链接,就可以进入详情页。初次进入大盘页的时候,需要你登录并关注相关的业务,然后就可以在大盘首页看到相关的性能情况。
详情页的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对性能简图做进一步的补充,除了展示对应性能简图的秒开率、性能均值细节、白屏均值细节之外,还会展示终端信息,比如多少比例在 IOS 端,多少比例在 Android 端,以方便用户根据不同场景去做优化。
同时,为了解秒开率不达标原因或者首屏时间变慢的细节在哪里,我们会给出页面加载瀑布流,前面数据处理阶段已经提到可以使用的数据(包括 DNS 查询、TCP 链接、请求耗时、内容传输、资源解析、DOM 解析和资源加载的时间),套用 AntV (阿里巴巴集团的数据可视化方案)的瀑布流模板即可完成数据展现。
那么,大盘页和详情页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是前端展示技术栈的选择,对应技术架构图中的淡黄色部分,因为这两个页面都属于 PC 端后台页面,主要给公司前端开发者使用,功能上更多是数据可视化展示,非常适合用 React 技术栈做开发。
为了更好实现首屏时间、秒开率和采用 PV 的功能效果,我们使用 AntdPro 的模板,相关的配套的数据可视化方案,我推荐 Antv,因为它能够满足我们在首屏时间、秒开率等性能指标的展示需求,用起来比较简单(开箱即用),功能灵活且扩展性强(比如秒开率部分,要自定义一些图形,能够较好满足)。
大盘页和详情页的数据展示效果比较丰富多样,相应的 CSS 代码逻辑就比较复杂,为了让 CSS 代码更容易维护和扩展,CSS 方面可以选用 Less 框架。
接下来是前后端交互方面,为了让前后台更独立,大盘页、详情页与后端的通信通过 HTTP 接口来实现,使用 nginx 作为 Web Server。为了让传输更高效,我们采用 compression 对 HTTP 传输内容进行 GZip 压缩处理。
最后是后台服务部分,为了让性能平台开发过程更简单,效率更高,同时平台本身的性能体验更流畅,后台服务方面可以选用 Egg.js(基于 NodeJS 的开发框架)做开发,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为了解决监控预警的问题,我们借助 Node-schedule
做调度和定时任务的处理,通过 node-mailer
进行邮件报警
六、诊断清单:如何实现监控预警并进行问题诊断
监控预警
监控预警部分,我们借助 Node-schedule 做调度和定时任务的处理,通过 node-mailer 进行邮件报警。具体来说我们通过以下几步来实现。
第一步,准备预警数据
在做完数据清洗之后,一个分支使用 Spark
做计算,另外一个分支使用 Flink
实时数据计算。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数据是实时处理的,因为监控预警如果不实时的话,就没有意义了。有关数据的处理,我是这样做的:超过 2s 的数据,或者认定为卡顿的数据,直接标记为预警数据。实际当中你也可以根据情况去定义和处理。
第二步,我们借助 Node-schedule,用一批定时任务将预警数据通过 Node.js,拉取数据到 MongoDB 的预警表中。
第三步,预警的展示流程。根据预警方式不同,样式展示也不同。具体来说,预警的方式有三种:企业微信报警通知、邮件报警通知、短信报警通知。
以手机列表页为例,性能标准是首屏时间 1.5s,秒开率 90%,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在性能平台预警模块展示,按照严重程度倒序排列展示。如果超出 10%,平台上会标红展示,并会发企业微信报警通知;如果超过 20%,会发借助 node-mailer
做邮件报警;如果超出 30%,会发短信报警通知。
注意,预警通知需要用到通信资源,为了避免数据量太大而浪费资源,一般对 App 首页核心的导航位进行页面监控即可。
问题诊断
当预警功能做好后,前端性能平台就可以对重要指标进行实时监督了。当发现性能问题——不论是我们自己发现还是用户反馈,都需要先对问题进行诊断,然后看情况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一般问题诊断时需要先确认是共性问题还是个例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诊断和优化;如果是个例问题,是因为偶发性因素导致的(如个人的网络抖动、手机内存占用太多、用户连了代理等),则不需要进行专门优化。
七、优化手段:首屏秒开的 4 重保障
懒加载
懒加载是性能优化的前头兵。什么叫懒加载呢?懒加载是指在长页面加载过程时,先加载关键内容,延迟加载非关键内容。比如当我们打开一个页面,它的内容超过了浏览器的可视窗口大小,我们可以先加载前端的可视区域内容,剩下的内容等它进入可视区域后再按需加载。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根据手机的可视窗口,估算需要多少条数据,比如京东 App 列表页是 4 条数据,这时候,先从后端拉取 4 条数据进行展现,然后超出首屏的内容,可以在页面下拉或者滚动时再发起加载。
那么如果首页当中图片比较多,比如搜索引擎产品的首页,如何保证首屏秒开呢?同样也可以采用懒加载。以百度图片列表页为例,可视区域范围内的图片先请求加载,一般会根据不同手机机型估算一个最大数据,比如 ihone12 Pro 屏幕比较大, 4 行 8 条数据,我们就先请求 8 条数据,用来在可视区域展示,其他位置采用占位符填充,在滑动到目标区域位置后,才使用真实的图片填充。这样,通过使用懒加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了数据接口传输阶段的时间。
缓存
如果说懒加载本质是提供首屏后请求非关键内容的能力,那么缓存则是赋予二次访问不需要重复请求的能力。在首屏优化方案中,接口缓存和静态资源缓存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接口缓存
接口缓存的实现,如果是端内的话,所有请求都走 Native 请求,以此来实现接口缓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App 中的页面展现有两种形式,使用 Native 开发的页面展现和使用 H5 开发的页面展现。如果统一使用 Native 做请求的话,已经请求过的数据接口,就不用请求了。而如果使用 H5 请求数据,必须等 WebView 初始化之后才能请求(也就是串行请求),而 Native 请求时,可以在 WebView 初始化之前就开始请求数据(也就是并行请求),这样能有效节省时间。
那么,如何通过 Native 进行接口缓存呢?我们可以借助 SDK 封装来实现,即修改原来的数据接口请求方法,实现类似 Axios 的请求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包括 post、Get 和 Request 功能的接口,封装进 SDK 中。
这样,客户端发起请求时,程序会调用 SDK.axios 方法,WebView 会拦截这个请求,去查看 App 本地是否有数据缓存,如果有的话,就走接口缓存,如果没有的话,先向服务端请求数据接口,获取接口数据后存放到 App 缓存中。
静态资源缓存
数据接口的请求一般来说较少,只有几个,而静态资源(如 JS、CSS、图片和字体等)的请求就太多了。以京东首页为例,177 个请求中除了 1 个文档和 1 个数据接口外,其余都是静态资源请求。
那么,如何做静态缓存方案呢?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静态资源长期不需要修改,还有一种是静态资源修改频繁的
资源长期不变的话,比如 1 年都不怎么变化,我们可以使用强缓存,如 Cache-Control 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置 Cache-Control:max-age=31536000,来让浏览器在一年内直接使用本地缓存文件,而不是向服务端发出请求。
至于第二种,如果资源本身随时会发生改动的,可以通过设置 Etag 实现协商缓存 具体来说,在初次请求资源时,设置 Etag(比如使用资源的 md5 作为 Etag),并且返回 200 的状态码,之后请求时带上 If-none-match
字段,来询问服务器当前版本是否可用。如果服务端数据没有变化,会返回一个 304 的状态码给客户端,告诉客户端不需要请求数据,直接使用之前缓存的数据即可
离线化
离线化是指线上实时变动的资源数据静态化到本地,访问时走的是本地文件的方案。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到了离线包?离线包是离线化的一种方案,是将静态资源存储到 App 本地的方案,不过,在这里,我重点讲的是离线化的另一个方案——把页面内容静态化到本地。
离线化一般适合首页或者列表页等不需要登录页面的场景,同时能够支持 SEO 功能。那么,如何实现离线化呢?其实,打包构建时预渲染页面,前端请求落到 index.html 上时,已经是渲染过的内容。此时,可以通过 Webpack 的 prerender-spa-plugin
来实现预渲染,进而实现离线化。Webpack 实现预渲染的代码示例如下:
// webpack.conf.js
var path = require('path')
var PrerenderSpaPlugin = require('prerender-spa-plugin')
module.exports = {
// ...
plugins: [
new PrerenderSpaPlugin(
// 编译后的 html 需要存放的路径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列出哪些路由需要预渲染
[ '/', '/about', '/contact' ]
)
]
}
并行化
懒加载、缓存和离线化都是在请求本身上下功夫,想尽办法减少请求或者推迟请求,并行化则是在请求通道上功夫,解决请求阻塞问题,进而减少首屏时间。 这就像解决交通阻塞一样,除了限号减少车辆,还可以增加车道数量,我们在处理请求阻塞时,也可以加大请求通道数量——借助于 HTTP 2.0 的多路复用方案来解决。
HTTP 1.1 时代,有两个性能瓶颈点,串行的文件传输和同域名的连接数限制(6 个),到了 HTTP 2.0 时代,因为提供了多路复用的功能,传输数据不再使用文本传输(文本传输必须按顺序传输,否则接收端不知道字符的顺序),而是采用二进制数据帧和流的方式进行传输。
其中,帧是数据接收的最小单位,流是连接中的一个虚拟通道,它可以承载双向信息。每个流都会有一个唯一的整数 ID 对数据顺序进行标识,这样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可以按照顺序对数据进行合并,不会出现顺序出错的情况。所以,在使用流的情况下,不论多少个资源请求,只要建立一个连接即可。
文件传输环节问题解决后,同域名连接数限制问题怎么解决呢?以 Nginx 服务器为例,原先因为每个域名有 6 个连接数限制,最大并发就是 100 个请求,采用 HTTP 2.0 之后,现在则可以做到 600,提升了 6 倍。
你一定会问,这不是运维侧要做的事情吗,我们前端开发需要做什么?我们要改变静态文件合并(JS、CSS、图片文件)和静态资源服务器做域名散列这两种开发方式。
具体来说,使用 HTTP 2.0 多路复用之后,单个文件可以单独上线,不需要再做 JS 文件合并了。因为原先遇到由 A 和 B 组成的 C 文件,其中 A 文件稍微有点修改,整个 C 文件就需要重新加载的情况,如今由于没有同域名连接数限制了,也就不需要了。
八、优化手段:白屏 300ms 和界面流畅优化技巧
白屏优化
现在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有一天你想要在某电商 App 上买个手机,于是你搜索后进入商品列表页,结果屏幕一片空白,过了好久还是没什么内容出现,这时候你是不是会退出来,换另外一个电商 App 呢?这就是白屏时间过长导致用户跳出的情形。
作为前端开发者,我们遇到这种问题如何解决呢?首先去性能平台上查看白屏时间指标,确认是否是白屏问题。问题确认后,我们可以基于影响白屏时间长短的两个主要因素来解决——DNS 查询和首字符展示。
DNS 查询优化
DNS 查询是指浏览器发起请求时,需要将用户输入的域名地址转换为 IP 地址的过程,这个转换时间长短就会影响页面的白屏时间。
那么如何对 DNS 查询进行优化呢?根据 DNS 查询过程,我们可以从前端和客户端这两部分采取措施。
前端侧,可以通过在页面中加入 dns-prefetch
,在静态资源请求之前对域名进行解析,从而减少用户进入页面的等待时间。如下所示:
<meta http-equiv="x-dns-prefetch-control" content="on"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s://s.google.com/" >
其中第一行中的 x-dns-prefetch-control
表示开启 DNS
预解析功能,第二行 dns-prefetch
表示强制对 s.google.com
的域名做预解析。这样在 s.google.com
的资源请求开始前, DNS
解析完成,后续请求就不需要重复做解析了。不要小看这个标签哦,它可以为你减少 150ms
左右的 DNS 解析时间。
客户端侧呢?可以在启动 App 时,同步创建一个肉眼不可见的 WebView(例如 1*1 像素的 webview),将常用的静态资源路径写入这个 WebView 中,然后对它做域名解析并放入缓存中。这样后面需要使用 WebView 打开真正所需的页面时,由于已经做过域名解析了,客户端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即可。
当然如果是端外页面,因为没在 App 里面,就没法使用 1*1 WebView
的策略了,我们可以使用 iframe
,也能达到类似效果。
以上是一个轻量级的方案,通过它可以将 DNS 解析时间控制在 400ms
以内(这个算是比较快的)。如果你想要将耗时进一步压缩,比如控制在 200ms,此时就需要一个重量级的方案了。具体来说,可以采用 IP 直连方式,原来是请求 www.google.com
,现在我们通过调用 SDK 进行域名解析,拿到对应的 IP(如 6.6.6.6),然后直接请求这个 IP 地址拿到数据。
当然,这个实现起来需要避过许多坑,比如,HTTPS 证书和配置文件。
Https
证书是指当客户端使用 IP 直连时,请求 URL 中的 host 会被替换成对应的 IP,所以在证书验证时,会出现 domain 不匹配的情况,导致 SSL/TLS 握手不成功。
怎么解决呢?在非 SNI(Server Name Indication,表示单 IP 多域名)的场景下,可以把证书验证环节独立出来 (如 Hook 证书校验环节),然后将 IP 替换为原来的域名。在 SNI 场景下,可以定制 SSLSocketFactory
,在 createSocket 时替换为 IP,并进行 SNI/HostNameVerify 配置。
而配置文件方面,一般在域名只有两三个的情况时,我们可以用到它来做 IP 和域名的映射。但随着机房的扩大,每次扩机器都要升级配置文件,后续会非常麻烦。
对此我们可以采用 httpDNS 来解决。这是因为 httpDNS 可以准确调度到对应区域的服务器 IP 地址给用户,同时还可以避免运行商 DNS 劫持。具体来说, SDK 会通过发报文(类似系统向 DNS 运营商发的报文)向 httpDNS 做一个 HTTP 请求(也是通过 IP 直接请求),请求通过后拿到对应域名,然后进行 IP 直连,完成资源或者数据接口请求。
首字符展示优化
所谓首字符展示,通常我们会在页面加载过程中出现一个 loading 图,用来告诉用户页面内容需要加载,请耐心等待。但这样一个 loading 图既无法让用户感受到页面加载到什么程度,也无法给用户视觉上一个焦点,让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上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使用骨架屏。骨架屏(Skeleton Screen)是指在页面数据加载完成前,先给用户展示出页面的大致结构(灰色占位图),告诉用户页面正在渐进式地加载中,然后在渲染出实际页面后,把这个结构替换掉。骨架屏并没有真正减少白屏时间,但是给了用户一个心理预期,让他可以感受到页面上大致有什么内容。
那么,如何构建骨架屏呢?因为考虑到每次视觉修改或者功能迭代,骨架屏都要配合修改,我建议采用自动化方案,而不是手动骨架屏方案(也就是自己编写骨架屏代码)。骨架屏的实现方法有以下三个步骤。
- 步骤一,确定生成规则,遍历所有的 DOM 元素。针对特定区块(如视频、音频)生成相应的代码块,获取原始页面中 DOM 节点的宽度、高度和距离视窗的位置,计算出当前设备快高对应的大小,转换成相应的百分比,然后来适配不同的设备。
- 步骤二,基于上述规则结合 CLI 工具可以通过脚手架自动生成骨架屏
- 步骤三,将骨架屏自动化注入页面,再利用 Puppeteer 把骨架屏代码注入页面中自动运行。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且有不少坑
以上就是白屏时间优化方面相关的内容,但即便首屏展示比较快,如果有卡顿的现象,用户操作也会很不流畅,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就讲聊聊卡顿治理。
卡顿治理
卡顿现象,一般可以通过用户反馈或性能平台来发现。比如我们接到用户说某页面比较卡,然后在性能平台上查看卡顿指标后,发现页面出现连续 5 帧超过 50ms ,这就属于严重卡顿。如何处理呢?
首先也还是问题的定位,先通过 charles 等工具抓包看一下数据接口,如果是和数据相关的问题,找后端同事,或者用数据缓存的方式解决。如果问题出在前端,一般和以下两种情形有关: 浏览器的主线程与合成线程调度不合理,以及计算耗时操作
。
浏览器的主线程与合成线程调度不合理
比如,在某电商 App 页面点击抽奖活动时,遇到一个红包移动的效果,在红包位置变化时,页面展现时特别卡,这就是主线程和合成线程调度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一般来说,主线程主要负责运行 JavaScript,计算 CSS 样式,元素布局,然后交给合成线程,合成线程主要负责绘制。当使用 height、width、margin、padding 等作为 transition 值时,会让主线程压力很大。此时我们可以使用 transform 来代替直接设置 margin 等操作。
比如红包元素从 margin-left:-10px 渲染到 margin-left:0,主线程需要计算样式 margin-left:-9px,margin-left:-8px,一直到 margin-left:0,每一次主线程计算样式后,合成线程都需要绘制到 GPU 再渲染到屏幕上,来来回回需要进行 10 次主线程渲染,10 次合成线程渲染,这给浏览器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出现卡顿。
如何解决呢?我们可以利用 transform 来做,比如 tranform:translate(-10px,0) 到 transform:translate(0,0),主线程只需要进行一次 tranform:translate(-10px,0) 到 transform:translate(0,0),然后合成线程去一次将 -10px 转换到 0px。这样的话,总计 11 次计算,可以减少 9 步操作,假设一次 10ms,将减少 90ms。
计算耗时操作
除了主线程和合成线程调度不合理导致的卡顿,还有因为计算耗时过大导致的卡顿。遇到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解法:空间换时间和时间换空间。
空间换时间方面,比如你需要频繁增加删除很多 DOM 元素,这时候一定会很卡,在对 DOM 元素增删的过程中最好先在 DocumentFragment (DOM 文档碎片)上操作,而不是直接在 DOM 上操作。只在最后一步操作完成后,将所有 DocumentFragment 的变动更新到 DOM 上,从而解决频繁更新 DOM 带来的卡顿问题。
至于时间换空间,一般是通过将一个复杂的操作细分成一个队列,然后通过多次操作解决复杂操作的问题。
九、JS SDK 设计
Performance
网站的性能怎么样。不能单单是靠某种工具去检测,就能得出的结果。因为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dns 解析、网络、缓存…)
Performance
是一个做前端性能监控离不开的 API
,最好在页面完全加载完成之后再使用,因为很多值必须在页面完全加载之后才能得到。最简单的办法是在 window.onload
事件中读取各种数据。
1. 页面加载
一个页面的请求到响应再到显示出来,需要经过下面一些重要过程,当我们在浏览器输入一个 URL
或者说点击一个 URL
开始,会出现如下流程
- 页面准备
- 重定向:在
header
定义了重定向才会有这个过程,如果没有重定向,不会产生这个过程。 app cache
:会先检查这个域名是否有缓存,如果有缓存就不需要 DNS 解析域名。这里的app
是值应用程序application
,不指手机app
。DNS
解析:把域名解析成IP
,如果直接用ip
地址访问,不产生这个过程。TCP
连接:http
协议是经过TCP
来传输的,所以产生一个http
请求就会有TCP connect
,但是依赖于长连接,不会产生这个过程。request header
:请求头信息。request body
:请求体信息,比如get
请求是没有请求体信息的,所以没有这个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把头跟体分开写的原因。response header
:响应头信息。response body
:响应体信息。- 解析
HTML
结构 - 加载外部脚本和样式表文件:正常来说
JS
、css
都是外部加载的,当然有不正常的人啊,比如我。 - 解析并执行脚本代码
- 构建与解析
HTML DOM
树:这个过程可以去了解下DOM
树是怎样的就明白啦。 - 加载外部图片
- 页面加载完成,显示出来啦
2. 重定向分析
app cach
DNS
解析TCP
连接request header
- 重定向
app cach
DNS
解析TCP
连接request header
3. performance.timing
这个 API 能帮我们得到整个页面请求的时间,如下图,在 Chrome
的 Console
是可以直接运行的
先解释下这些时间都是代表什么
timing 对象里边的数据比较多,梳理如下几个关键性的节点
fetchStart
:发起获取当前文档的时间点,我的理解是浏览器收到发起页面请求的时间点;domainLookupStart
:返回浏览器开始DNS
查询的时间,如果此请求没有DNS
查询过程,如长连接、资源cache
、甚至是本地资源等,那么就返回fetchStart
的值;domainLookupEnd
:返回浏览器结束DNS
查询的时间,如果没有DNS
查询过程,同上;connectStart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文档,开始建立连接的时间,如果此连接是一个长连接,或者无需与服务器连接(命中缓存),则返回domainLookupEnd
的值;connectEnd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文档,建立连接成功的时间;requestStart
:开始请求文档的时间(注意没有requestEnd
);responseStart
:浏览器开始接收第一个字节数据的时间,数据可能来自于服务器、缓存、或本地资源;unloadEventStart
:卸载上一个文档开始的时间;unloadEventEnd
:卸载上一个文档结束的时间;domLoading
:浏览器把document.readyState
设置为“loading”
的时间点,开始构建dom
树的时间点;responseEnd
:浏览器接收最后一个字节数据的时间,或连接被关闭的时间;domInteractive
:浏览器把document.readyState 设
置为“interactive”
的时间点,DOM
树创建结束;domContentLoadedEventStart
:文档发生DOMContentLoaded
事件的时间;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文档的DOMContentLoaded
事件结束的时间;domComplete
:浏览器把document.readyState
设置为“complete”
的时间点;loadEventStart
:文档触发load
事件的时间;loadEventEnd
:文档出发load
事件结束后的时间
再来一张图,表示各阶段的开始与结束对应的时间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时间的计算
- 准备新页面耗时:
fetchStart - navigationStart
- 重定向时间:
redirectEnd - redirectStart
App Cache
时间:domainLookupStart - fetchStart
DNS
解析时间:domainLookupEnd -domainLookupStart
TCP
连接时间:connectEnd - connectStart
request
时间:responseEnd - requestStart
这个计算是代表请求响应加起来的时间- 请求完毕到
DOM
树加载:domInteractive -responseEnd
- 构建与解析
DOM
树,加载资源时间:domCompleter -domInteractive
load
时间:loadEventEnd - loadEventStart
- 整个页面加载时间:
loadEventEnd -navigationStart
- 白屏时间:
responseStart-navigationStart
let timing = performance.timing
// DNS 解析耗时
timing.domainLookupEnd - timing.domainLookupStart
// TCP 连接耗时
timing.connectEnd - timing.connectStart
// SSL 安全连接耗时
timing.connectEnd - timing.secureConnectionStart
// 网络请求耗时
timing.responseStart - timing.requestStart
// 数据传输耗时
timing.responseEnd - timing.responseStart
// DOM 解析耗时
timing.domInteractive - timing.responseEnd
// 资源加载耗时
timing.loadEventStart - timing.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 关键性能指标 */
// 首包时间
timing.responseStart - timing.domainLookupStart
// 白屏时间
timing.responseStart - timing.navigationStart
// 首次可交互时间
timing.domInteractive - timing.requestStart
// HTML 加载完成时间, 即 DOM Ready 时间
timing.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 timing.navigationStart
// 页面完全加载时间
timing.loadEventStart - timing.navigationStart
4. performance.getEntries()
这个 API 能帮我们获得资源的请求时间,包括 JS、CSS、图片等
如上图可以看到这个 API 请求返回的是一个数组,这个数组包括整个页面所有的资源加载,上图打开了一个其中一个资源,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entryType
:类型为resource
name
:资源的url
initiatorType
:资源是link
- 资源时间:
duration
的值,是responseEnd - startTime
得到的
performance.memory
这个 API 主要是得到浏览器内存情况
jsHeapSizeLimit
:内存大小限制totalJSHeapSize
:可使用的内容userdJSHeapSize
:已使用的内容
userdJSHeapSize
表示所有被使用的 JS 堆栈内存, totalJSHeapSize
可使用的 JS 堆栈内存,如果 userdJSHeapSize
的值大于 totalJSHeapSize
,就可能出现内存泄漏
5. getEntriesByType
这个 API 可以让我们通过传入 type
获取一些相应的信息:
- frame:事件循环中帧的时间数据。
- resource:加载应用程序资源的详细网络计时数据
- mark:
performance.mark
调用信息 - measure:
performance.measure
调用信息 - longtask:长任务(执行时间大于 50ms)信息。这个类型已被废弃(文档未标注,但是在 Chrome 中使用会显示已废弃),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拿
- navigation:浏览器文档事件的指标的方法和属性
- paint:获取 FP 和 FCP 指标
最后两个 type
是性能检测中获取指标的关键类型。当然你如果还想分析加载资源相关的信息的话,那可以多加上 resource
类型。
6. PerformanceObserver
PerformanceObserver
也是用来获取一些性能指标的 API,用法如下:
const perfObserver = new PerformanceObserver((entryList) => {
// 信息处理
})
// 传入需要的 type
perfObserver.observe({ type: 'longtask', buffered: true })
结合 getEntriesByType
以及 PerformanceObserver
,我们就能获取到所有需要的指标了。
错误监控
js 运行时报错
为了更好的保证网站正常的运行,我们会通过 window.onerror
捕获,js 具体的堆栈信息和错误行和列。一般我们的 js 都是打包压缩、混淆后上传到 cdn 的(无法定位到具体错误)。因此在打包时,同时生产 .map
文件,用 sourcemap
js 库(nodejs)来还原具体错误信息
资源加载出错
为了防止加载资源失败,而导致网站打不开。一般我们会通过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对资源加载进行监控。
后端 api 接口监控
一般对于小公司而言,可能连后端都很少会有接口方面的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却又不好排查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浏览器底层的 xhr 对象进行拦截,上报相关调用数据和接口耗时。一方面可以检测到接口的实时调用情况,同时也方便后期对接口的数据统计。
数据处理和展示
用到 es(elasticsearch)
来对数据进行实时查询和分析。可是怎么把数据推到 es 里面呢?这对于前端同学来说,这又是一个难点。别急,“logstash” 了解一下。logstash 主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过滤的工具,然后推送到 es 里面。数据既然有了,那么怎么展示呢?这时候 Kibana 出来了,来作为数据展示的承托。这就是后端开源届的日志分析系统“ELK”。
其实对于数据的展示,可以不用 kibana 或者其他开源的产品进行展示,也可以自己通过 es 的 restful 接口,来搭建数据展示
十、前端监控系统实战
没有前端监控下的痛点有哪些
- 用户反馈点击某个按钮没有任何反应。(没办法知道用户点了按钮,为什么没反应呢?是 js 报错导致,还是其它原因导致?)
- 用户反馈打开页面很慢。(没办法感知用户慢在什么地方)
- 调用后端 api 接口出错,无法第一时间感知。(只能被动等待用户告诉和自己去发现)
- 网站静态资源加载出错,导致网站打不开。
- 上报的 js 错误信息,怎么反解析出源代码报错位置。
手动搭建一个前端监控系统
在搭建前端监控系统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整个系统的架构是怎么样的。因为你只有了解到流程是怎样走的,才清楚每个步骤我们该做些什么事情。
JS SDK 功能设计
1. 监控 js 错误信息上报
通过 window.onerror
方法,对页面 js 错误进行监控。上报具体的错误信息和堆栈信息(如下图),利用 webpack/gulp 打包出来的.map 文件
,来解析出具体的错误信息。
nodejs 通过上传.map 文件,解析出具体错误信息。代码如下:
let sourceMap = require('source-map');
let _sourceMap = fs.readFileSync(resolve(`${name}`), 'utf-8')
// 通过 sourceMap 库转换为 sourceMapConsumer 对象
let consumer = await new sourceMap.SourceMapConsumer(_sourceMap);
// 传入要查找的行列数,查找到压缩前的源文件及行列数
let sm = consumer.originalPositionFor({
line: line, column: column
});
// 压缩前的所有源文件列表
let sources = consumer.sources;
// 根据查到的 source,到源文件列表中查找索引位置
let smIndex = sources.indexOf(sm.source);
// 到源码列表中查到源代码
let smContent = consumer.sourcesContent[smIndex];
// 将源代码串按"行结束标记"拆分为数组形式
const rawLines = smContent.split(/\r?\n/g);
// 输出源码行,因为数组索引从 0 开始,故行数需要-1
let errInfo = []
errInfo.push({
line: sm.line - 2,
text: rawLines[sm.line - 2]
})
errInfo.push({
line: sm.line - 1,
text: rawLines[sm.line - 1]
})
errInfo.push({
line: sm.line,
text: rawLines[sm.line]
})
this.ctx.body = JSON.stringify({
code: 1,
data: errInfo,
msg: 'success'
})
首先在管理后台,上传对应错误 js 的 map 文件,最终还原效果图如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快速定位错误的具体位置,大大节省了排查错误的时间。
2. api 接口调用请求上报
可能有些朋友会好奇,怎么去实时监听 ajax 异步接口请求情况呢?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先通过代理 XMLHttpRequest 对象,来实现对 ajax 异步请求进行数据劫持。如下图:
通过上图不难发现,我们通过 xhr 对象的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进行劫持,针对后端 api 接口返回的数据,进行处理上报接口的调用情况,因此达到实时监控接口调用情况,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如有同学想了解这块内容具体的代码,github 社区有开源的模块,可自行查看: https://github.com/wendux/Ajax-hook
根据需要统计哪些数据进行上报,比如 :page query
参数、api 接口请求数据…方便后续出错,定位问题。如下图:
3. 页面性能数据上报
关于页面性能数据,我们一般通过浏览器 performance.timingAPI
来进行上报
各阶段耗时图
关键性能指标图
4. 能支持自定义数据上报
上述一般都是自动进行错误采集进行上报,但有些情况是需要我们手动调用进行上报(自定义数据的埋点)。因此 sdk 的设计,最好支持手动调用上报。
let report = new Reort({
参数配置...
})
// get 上报
report.getRport({xxx: 111}, (data) => {
Consoel.log('上报回调的数据:', data)
})
// post 上报
report.postRport({xxx: 111}, (data) => {
Consoel.log('上报回调的数据:', data)
})
关于 SDK 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
- SDK 上报采用哪种方式比较好。一般来说采用
get
(image
方式上报,因为它避免的跨域的限制,目前也是业界主流的上报方式) - 在 SDK 上报方式,最好设计
get
和post
两种方式上报。因为有些复杂的数据结构,采用 post 上报,在服务端解析会比较方便。 - 当网站每天的 pv 很大时,要支持抽样上报,减少服务器资源。(一般做法,通过每次随机一个数值,来跟预设定的值做比较)
- 如有想对一些错误信息不需要上报,要支持排查哪些错误信息上报。
- 如果针对
get
上报时,一般是在xx.gif
后带参数,一定要对参数进行转义,不然在某些场景下会报错! - 针对采集
page
参数时,也要进行encodeURIComponent
进行转义,不然在某些场景下会报错! - 要支持站点级别的功能,因为你想要接入不同的项目。就得根据不同的做区分和报警设置。思路很简单通过增加一个站点 id 值,来作为后续数据的筛选条件。比如:
pid
服务端接收数据,并记录日志
sdk 设计好了,上报数据也有了。现在我们开始设计服务怎么接收和处理数据。以 Nodejs 为例:
通过上图不难发现,我们通过接收到参数,然后通过 decode 解析出参数,并对参数进行处理。利用 nodejs file-stream-rotator
这个库,把数据写入本地到日志中。(不过在写入日志的时候,记得对一些数据进行校检。
比如:不存在站点 id,不给写入。对于外部网站的接口请求,不给写入。通过实战来看,有些情况,竟然会把 UC 浏览器部分请求给抓上来,所以需要过滤处理)
数据收集与过滤
当数据写入日志文件中,通过 Logstash 监测日志变化,收集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和过滤处理,并收集推送到 ES(数据存储)。
比如利用 geoip
和 useragent
插件,分别对 ip 和浏览器的 UA 进行解析,分别得到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浏览器相关距离信息。如下图:
关于 logstash
的安装和配置,在这里不多说啦,可自行 google 安装配置。(建议使用 docker 版本,简单省事)
数据存储(ES)提供分析和查询能力
通过 ES(elasticsearch)提供对应的 restful api,手动搭建数据大盘(或者用 kibana)。对于 es 数据管理,前期可以先安装一个 es-head 的插件,来查看数据情况。
关于修改 es header 5.0 request content-type
不对的情况。可以对 /usr/src/app/_site/ vendor.js
文件进行修改。以 docker 镜像为例:
- 从从镜像
copy vendor.js
文件出来,如:
docker cp elasticsearch-head:/usr/src/app/_site/vendor.js /Users/duanliang/logstash
- 修改 ajax 请求
content-type
大约在 6886 行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改成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把文件 copy 回容器
docker cp /Users/duanliang/logstash/vendor.js elasticsearch-head:/usr/src/app/_site/vendor.js
- 重启镜像
docker restart elasticsearch-head
你可能用到的 docker 镜像地址:
es:docker pull docker.elastic.co/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6.5.4
es-headder: docker pull mobz/elasticsearch-head:5
logstash: docker.elastic.co/logstash/logstash:6.5.4
告警配置
通过后台配置自定义报警规则,来告警开发人员。原理:通过 nodejs 启动定时任务来读取配置表,根据不同的规则去读取 es 里面的数据(一分钟查询一次),如果有错误,则通知报警。
最终以:首页 Dashboard 为例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上一篇: 小程序插件总结
下一篇: 彻底找到 Tomcat 启动速度慢的元凶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