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weex 架构设计
早期混合式开发,其实就是利用客户端内置的浏览器(也就是 webview)功能, 我们只需要开发多个端的壳应用, 然后前端开发H5页面让其运行在webview上从而满足跨平台需求。 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也满足了跨端的需求。但是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H5的性能和客户端的性能相差甚远。
后来阿里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和 vue 合作,寻找性能更好的跨端解决方案,weex 号称是性能媲美原生的跨段解决方案。
weex 的整体结构图如图所示:
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写的Vue代码,经过打包之后变成可以在 JS运行时执行的代码,我们称之为 JS bundle
, APP初始化完成之后,会去服务器拉取 JS bunlde
。
对于APP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由 JS bridge
, JS runtime
, native render
和 weex core
.
JS runtime
就是用来执行 JS 代码,在 IOS 使用的是 JS Core,安卓上使用 V8, JS runtime
首先回去拉取 weex 的核心代码,我称之为 weex core
, 这些核心代码会负责 JS bunlde
的解析执行工作。 weex core
构建会构建虚拟 DOM, 然后根据 DOM diff 算法将对应的修改 patch 到视图上。
中间翻译成 native 可以执行的代码,是通过 weex core
和 JS bridge
来完成的。 native render 复杂最终用户看到的视图的渲染。
原生渲染器接收上层传来的渲染指令,并且逐步将其渲染成原生组件。 我们在定义的 <div>
、 <p>
、 <span>
标签,就一一对应到了客户端的原生组件。
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weex 最终会被渲染成 native 的视图,和webview没有任何关系,没有DOM相关的东西。
但是这种通过 JS bridge
进行通讯的方式也是它的性能瓶颈,如果减少数据传输量和次数是性能的瓶颈所在,因此 flutter
这样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我们会在 flutter
章节继续讲解flutter 相关的东西。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