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 初探及核心概念笔记

发布于 2022-10-03 22:33:03 字数 6893 浏览 124 评论 0

注:最好的最新的学习资料永远是官方文档,此篇笔记仅是学习官方文档过程中的总结。

webpack 定义

webpack is a module bundler.
webpack 是一个模块打包工具。(对 ES Module/CommonJs/CMD/AMD 等模块引入规范的引入模块都可以正确识别)

正确安装 webpack

node init 初始化 node 配置,此操作生成 package.json 文件

初始化后改变一下 packge.json 配置

  • 当项目不会被外部引用,只有自己使用的时候要去掉 main 配置项,没有必要向外暴露一个 index.js
  • scripts 再去掉
  • 这就初始化好了

webpack 安装方式

全局安装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g

这样不推荐,万一别的项目需要旧版本的webpack,而我们全局安装当前最新版本的webpack的话,老版本项目就启动不了了,所以我们需要使用项目分别各自安装webpack的方式。

在局部项目中安装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save-dev(等价 -D)
说明:
--save--save-dev可以省掉手动修改package.json文件的步骤。
npm install module-name -save 自动把模块和版本号添加到dependencies部分(运行时的依 赖)
npm install module-name -save-dve 自动把模块和版本号添加到devdependencies部分(开发时的依赖)

注:devDependencies 下列出的模块,是我们开发时用的,发布后用不到它。dependencies 下的 模块,则是我们发布后还需要依赖的模块,譬如像 jQuery 库或者 Angular 框架类似的,开发完后需要 依赖它们,否则执行不了。
补充:正常使用npm install 时,会下载 dependencies 和 devDependencies 中的模块,当使用 npm install –production 或者注明 NODE_ENV 变量值为 production时,只会下载 dependencies 中的模块。

顺便一提 webpack 相关命令

  1. install 好 webpack 后查看版本号 -> webpack -v
  2. 全局删除安装好的 webpack -> npm un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g

局部项目 webpack 安装好后

  • 项目目录会多出 node_modules 文件夹,这个文件夹是装的 webpack 和它所依赖的包,都安装在这里。
  • 此时直接输入 webpack 命令例如 webpack -v 会报错,是不行的,因为nodejs会去全局找,而我们只安装在了局部。所以此时我们使用 node 提供的命令 -> npx
    例如要找版本,则使用 npx webpack -v 而不是 webpack -v
    npx 命令的话会在 node_modules 文件夹下找,找到 webpack 后再去执行相关命令(该文件夹下有个webpack文件夹)

补充

  • 要下载特定版本的 webpack,需要这样:
    npm install webpack@版本号
  • 若把 node_modules 删除了,再执行npm install这个命令,就会把项目所依赖的包都安装好,项目目录下 node_modules 就会回来。

webpack 的配置文件

在没有手动写配置文件的时候,我们 npx webpack 某个文件 or npx webpack 打包的话,是采用的 Webpack 默认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名为 webpack.config.js,当然这个名称可以修改,具体方式见引用。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我们是可以手写配置文件的。

配置文件默认名称是可以修改的,假如修改为 vue.config.js , 那么命令行里执行一句 npx webpack --config vue.config.js 就行了,这句意思是打包的时候以 vue.config.js 为配置文件进行打包。

我们可以手写一下配置文件: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nodejs的路径模块

module.exports = { // CommonJs的语法
  entry: './src/index.js', // 要打包的入口文件
  output: { // 配置打包后输出的文件
    filename: 'sadhu.js',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sadhu_dist') // 此时的__dirname就是配置文件的当前路径,sadhu_dist就是该路径下打包后的文件夹
  }
}

配置好后直接执行一下npx webpack,网页正确显示。

我们再来谈谈 npm scripts 这个方法。

我们一般用 vue/react 打包时都用的命令 npm run dev/build/...,而不是用的 npx webpack 或者 webpack 啥啥啥的 , 这就是因为用到了 npm scripts 方法。

webpack-cli

webpack-cli 这个包就是为了命令行能正常识别 webpack 指令,不装这个包就识别不了。

loader

webpack 默认识别引入的模块是 JS 模块,那么默认就打包不成功,webpack 不知道怎么办。

默认不成功,但是我们可以在模块打包的时候,手动配置一个 loader 告诉 webpack 要怎样打包。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 要打包的入口文件
  module: { // 配置当打包一个模块儿的时候干啥
    rules: [{
      test: /\.jpg$/, // 当打包以 .jpg 结尾的文件时使用下一行的 loader 来帮助我们坐打包
      use: {
        loader: 'file-loader' // 我们需要先安装一下 file-loader 这个工具 -> npm install file-loader -D
      }
    }]
  },
  output: {
    filename: 'sadhu.js',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sadhu_dist') // 此时的__dirname就是配置文件的当前路径,sadhu_dist就是该路径下打包后的文件夹
  }
}

所以,loader 的定义就是:loader 其实就是一个打包方案,对于某些特定后缀特定文件,webpack 本身不知道怎么打包,就可以借助配置 loader。

使用 url-loader 的例子

module: { // 配置当打包一个模块儿的时候干啥
    rules: [{
      test: /\.jpg$/, // 当打包以 .jpg 结尾的文件时使用下一行的 loader 来帮助我们坐打包
      use: {
        loader: 'url-loader', // 我们需要先安装一下 file-loader 这个工具 -> npm install file-loader -D
        options: { // 配置参数参考文档,各个什么意思参考官方文档
          name: '[name]_[hash].[ext]',
          outputPath: 'images/',
          limit: 2048 // 在文件大小 > 2kb 时,输出在 images文件夹里,反之,转为 base64 码嵌进 js 中。
        }
      }
    }]
  },

loader 的东西还是要多查文档。

使用 Plugins 让打包跟快捷

用处定义

plugin 可以在 webpack 运行到某个时刻的时候,帮你做一些事情。(类似于 vue/react 的生命周期函数钩子,如下的 htmlWebpackPlugin 就是在打包完成之后帮我们在 dist 目录下加一个 html 模板)

htmlWebpackPlugin 举例

该 plugin 会在打包结束后自动生成一个 html 文件, 并把打包生成的 js 自动引入到这个 html 文件中。

cleanWebpackPlugin 举例

该 plugin 的作用是会每次当你输入命令重新打包之前,会删除原来的打包输出的 dist 文件。(导致重新打包后会生成新的 dist 文件。)
用法:

  1. npm install clean-webpack-plugin -D
  2. 在配置文件 webpack.config.js 中定义: 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3. 在 plugin 中实例化。plugins: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sourceMap

定义

使用 sourceMap 来映射业务文件与打包后的文件的关系,更利于排错,控制台直接报出的就是打包前业务文件里第几行的错。总结来说,当打包后的代码出错的时候,配置了sourceMap的话,就直接在控制台提示的是源代码的错误位置。

最佳实践

development 开发环境下,配置 sourceMap 为 devtool: 'cheap(为了更快性能)-module(为了找出webpack配置的错)-eval-source-map'
production 生产环境下,配置 sourceMap 为 devtool: 'cheap-module-source-map'

配置devServer来提高开发效率

见下图以及注释:原本我们是手动 npx webpack 或者 npm run xxx 进行打包后,生成 dist 目录,然后手动打开 dist 目录下的 html 文件查看页面,配置 webpack-dev-server 后,自动化执行了。

热模块更新 HMR -> Hot Module Replacement

定义(作用)

引用官网一句话:模块热替换(Hot Module Replacement 或 HMR)是 webpack 提供的最有用的功能之一。它允许在运行时更新各种模块,而无需进行完全刷新。(即当我们修改某个模块的内容时,在不变动当前渲染得情况下进行页面修改。)
原理去官网看。

在 webpack-dev-server 中开启热更新

  1. 首先在 devServer 中配置
  2. 然后引入 webpack 包
  3. 写入 plugins 中
  4. 看情况需要在源代码中编写 module.hot.accept() 实现当某模块修改时要进行什么操作。

HMR 的例子

我的 webpack 的 repo 里有,引入 css 模块修改和 js 模块修改的例子。

注意

在有用 css-loader 的情况下,我们直接修改 css 的一些内容就会在页面当前渲染得情况下响应相应修改。

但是对于 webpack 默认就可以识别的引入 js 模块,当某个 js 模块内内容修改时,不会直接在页面当前渲染情况下响应相应修改,需要自己利用 module.hot.accept('xx', () => {}) 来编写相应代码。

这里是当 number.js 里内容修改后,删除修改代码前的 number.js 生成的DOM节点,再次执行修改后的 number.js 生成新的DOM节点挂载到页面上。这样在页面上,就是当 number.js 模块内容修改时,在当前页面渲染的情况下页面响应了该模块的修改内容。

而 css 模块修改内容就直接可以在当前页面渲染情况下响应修改的原因是我们 use 了 css-loader,在 css-loader 中帮我们写了其相应的 module.hot.accept() 的逻辑,所以我们不用自己写,页面直接在当前渲染情况下响应内容。

配置 Babel

按照文档来,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情况来配置:

对于一般的业务逻辑,要把 ES6 转化为 ES5 语法去兼容以前版本的浏览器的话。

我们要生成一些第三方模块 or UI库等库打包的时候,不能使用方法1造成 babel污染全局变量,所以要使用如下配置:

options: {
"plugins":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corejs": 2,
       "helpers": true,
       "regenerator": true,
       "useESModules": false
      }]]
}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关于作者

饮湿

暂无简介

文章
评论
25 人气
更多

推荐作者

少女净妖师

文章 0 评论 0

朱洁

文章 0 评论 0

觉浅

文章 0 评论 0

滥情空心

文章 0 评论 0

hl1314520

文章 0 评论 0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